top-logo top-scjdglj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专栏(已归档)
如何避免保健品欺诈破财伤身
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9-08-26 字号:[ ]

 市场监管部门上门教你识骗术

记者  王晓东    通讯员  金莹莹

本报讯    近日,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长峙岛红楠海苑老年活动中心组织了一场如何避免保健品欺诈宣传活动,200多位中老年人听课后连说获益匪浅。

现场,执法人员提醒说,骗子一般会夸大宣传保健食品的七大功能:有助于改善睡眠、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压、减肥、缓解体力疲劳、提高免疫力。

骗子最喜欢用哪些食品忽悠消费者?含上述七种功能的玛卡、配制酒、阿胶、压片糖果等,而且进口食品、保健品也不是净土。例如,号称“减肥降脂”的咖啡、奶茶、茶、代餐粉、饼干;号称“抗疲劳”的各种鞭泡的酒、牡蛎粉、玛卡片、功能饮料。

骗子最喜欢在哪儿忽悠消费者?网络销售、会议销售、电视购物、电话营销,注意这四种常常没有实体店的销售渠道。

各类食品、保健品最容易出现的非法添加物是药物,其中还有很多是禁药。例如,号称“能降脂”的,非法添加他汀类药物;号称“能减肥”的,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等;号称“能降糖”的,非法添加二甲双胍等;号称“改善睡眠”的,非法添加安眠药……

国家对于食品、保健品的广告宣传有明确的规定,你只要记住以下基本原则就不容易让骗子得逞:

如果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广告、宣传册、音频视频、会议讲座说有防病、治病功能,或者说有保健功能,或者暗示有这样的作用,小心,它要骗你钱了。

如果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广告、宣传册、音频视频、会议讲座告诉你可以防病、治病,而且还有代替药物,或者暗示具有这样的潜力,小心,它要骗你钱了。

执法人员提醒大家,保健食品有“蓝帽子”标志,但“蓝帽子”有可能是骗子故意印上去的,你可以通过国家官方网站查询它的批准文号,看看对应的是不是这个产品。此外,还要检查网站上产品与实物的保健功效是否一致。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